推進減費讓利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一環。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加大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上,截至三季度末,上市銀行貸款總額合計達到114.54萬億元,年內新增貸款總額11.24萬億元。其中,國有行新增貸款7.42萬億元,占去年全年增量的117%,信貸投放力度明顯加強。
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日前介紹,銀保監會把推動減費讓利作為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的重要抓手。前三季度,21家全國性銀行服務收費減費讓利1873億元,銀行業整體減費讓利約2743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減費讓利3600億元左右。
36家上市銀行前三季營收4.02萬億
在11月6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梁濤介紹,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1.5萬億元,同比下降8.3%。銀行業處置不良貸款1.7萬億元,同比多處置3414億元。三季度末,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3.7萬億元,不良貸款率2.06%。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相較于前二季度9.4%的降幅而言,今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業績降幅已有收縮。與商業銀行業績趨勢大體一致,絕大多數上市銀行三季度業績恢復明顯。
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36家A股上市銀行(不含剛上市的廈門銀行)共計實現營業收入4.02萬億元,同比增長5.23%;歸母凈利潤(下同)合計1.2835萬億元,同比減少7.7%,較上半年業績降幅上升1.6個百分點。若算上新上市的廈門銀行,37家上市銀行共計實現營業收入4.03萬億元,凈利潤1.2848萬億元。
分類型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國有行及股份行業績基本仍處于下降狀態。其中,六大國有行共計實現營業收入2.57萬億元,凈利潤8511.09億元,平均降幅約為8.34%。九家股份行共計實現營業收入1.14萬元,凈利潤3237.34萬億元,平均降幅約為7.7%。
包括廈門銀行在內的14家上市城商行共計實現營業收入2686.31億元,凈利潤938.76億元,平均增幅為0.47%,已基本與上年持平。此外,九家上市農商行則實現營業收入478.27億元,凈利潤160.97億元,除了重慶農商行之外前三季度業績均為正增長,平均增速約為2.04%。
從盈利能力來看,前三季度,工行和建行兩大國有行凈利潤超過2000億元,分別為2286.75億元、2058.32億元。股份行中,招行當期盈利766.03億元,位居首位,興業、浦發、民生、中信等緊跟其后。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寧波銀行等分別盈利165.71億元、150.52億元、119.56億元、112.71億元,在城商行中繼續領跑。而農商行中,重慶農商行、青島農商行盈利能力最強,分別實現凈利潤77.69億元、24.73億元。
與此同時,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從業績增速上來看,城農商行凈利潤降幅相對較低。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六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不含廈門銀行)及農商行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8.7%、7%、1.8%、3.3%。報告期內,37家上市銀行中16家業績正向提升,且均為城農商行,占比約為43%。其中,廈門銀行、蘇農銀行、寧波銀行及杭州銀行業績增速超過5%,分別為7.68%、6.72%、5.22%、5.11%。
值得關注的是,在年內處置不良力度加大情況下,上市銀行不良率環比有所提升,但資產質量整體保持平穩。據天風證券統計,截至三季度末,上市銀行整體不良率為1.43%,較上年末上升1個基點。其中,國有行三季度末整體不良率為1.48%,環比上升4個基點;股份行為1.52%,環比持平;城商行及農商行分別為1.29%、1.33%,環比下降2、1個基點。
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
從資產負債結構上來看,前三季度我國商業銀行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314.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各項貸款178.6萬億元,同比增長12.6%;總負債288.7萬億元,同比增長10.7%。
特別是在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方面,前三季度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增加16.3萬億元,同比多增加2.6萬億元,銀行保險機構新增債券投資超過8萬億元。民營企業貸款增加5.4萬億元。制造業貸款增加2萬億元,為去年全年增量2.6倍。
長江商報記者進一步統計,截至三季度末,36家上市銀行(不含廈門銀行)資產總額合計達到206.22萬億元,資產規模增速為11.3%,較2019年末提升2.3個百分點,較二季度末上升0.4個百分點。其中,國有行、股份行、城農商行資產規模增速分別為10.8%、12.2%、11.9%。
截至三季度末,上市銀行貸款總額合計達到114.54萬億元,年內新增貸款總額11.24萬億元。其中,國有行、股份行、城農商行報告期內新增貸款7.42萬億元、2.82萬元、1.13萬億元,分別占去年全年增量的117%、84%、88.5%,國有行信貸投放力度明顯加強。特別是工商銀行,前三季度新增貸款達1.6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03%,增量在上市銀行中居于首位。
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進一步介紹,銀保監會把推動減費讓利作為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的重要抓手。前三季度,21家全國性銀行服務收費減費讓利1873億元,銀行業整體減費讓利約2743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減費讓利3600億元左右。
“一是實施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目前已對超過3.7萬億元企業貸款本息實施延期,有效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為經濟社會恢復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二是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等薄弱領域的支持力度。三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30.5%。前三季度,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較去年全年下降0.82個百分點。21家全國性銀行落實小微‘兩禁兩限’政策減免212億元,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個人抗疫減免233億元,主動減免市場調節價服務費用316億元!绷簼硎。
其中,在普惠金融實施方面,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介紹,截至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9.6%,連續七個月創有統計以來的新高。今年1至9月小微貸款增加3萬億元,同比多增1.2萬億元,9月份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平均利率為4.92%,比上年12月下降0.96個百分點;9月末普惠小微貸款支持經營主體3128萬戶,同比增長21.8%。
責編:ZB